南京工业大学作为国内无机膜开发的先锋,在论坛上介绍了他们研发的ZIF-8/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 混合基质膜、手性金属有机骨架多孔陶瓷复合膜、高性能耐CO2多通道混合导体中空纤维氧渗透膜。

其中,ZIF-8/PDMS混合基质膜结合了无机颗粒和有机聚合物的两大优势,提高了该膜的气体分离性能,在烃类气体分离和有机蒸汽的回收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高性能耐CO2多通道混合导体中空纤维氧渗透膜,可用于氧分离、富氧燃烧、低碳碳氢化合物的部分氧化反应等,在能源环境领域有着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含油污水的排放以及油品外泄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很大威胁,传统油水分离材料已不能满足需求,膜分离法作为一种分离效率高、速度快的新型油水分离方式备受关注。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含POSS(笼型聚倍半硅氧烷)的PIM-1油水分离微米纤维膜,将多功能超疏水/超亲油纺丝纤维膜应用于油水分离。该膜一方面可以分离油水混合物并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通量,另一方面可以吸附有机相中的污染物,这对油水分离和有机溶剂的回收有着重要意义。
油品的低硫化甚至无硫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天津工业大学以油品脱硫为应用背景,从分子结构设计等角度出发,制备出一系列面向油品脱硫的聚酰亚胺 (PI)膜材料。并以PI为基膜,以分子筛为吸附功能颗粒,通过相转化法并结合纺丝工艺制备了平板式、中空纤维式吸附功能膜,同时从交联角度出发,设计制备对硫化物具有选择透过作用的渗透汽化膜材料备的聚酰亚胺基膜吸附器和渗透汽化膜能够耐受油品中复杂溶剂,对硫化物具有选择分离和脱除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