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我国新型化纤研发需加快步伐
|
|
发布日期:2015-07-16
|
|
我国纺织产业科技虽然进步显著,而且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总体上我国高性能纤维材料自主创新能力仍相对薄弱,支撑产业高端化、可持续发展的纤维材料有待进一步突破。行业目前对碳纤维、芳纶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材料的研发不足,关键技术和装备尚未突破,难以达到产业规模;对位芳纶进口依存度超过95%,碳纤维进口依存度超过80%;高附加值新型功能纤维尚待拓展和提升,功能化、差别化纤维占比仍较低;化纤行业对化石资源的依存度已超过警戒线,而非石油基的新型生物基纤维研究基本处于跟踪阶段,已投入生产的则存在产能分散、技术集成度低、装备相对落后、原料体系不平衡等问题。
针对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国际纺织科技发展趋势,我国纤维材料将延续纤维性能向高性能化、纤维品种向差别化、纤维加工向生态化、纤维尺度向纳米化的发展趋势。
高性能纤维领域要注重开展纤维生产制备过程中多尺度结构形成机制、演变规律及其调控方法的系统研究,高性能纤维成纤聚合物连续稳定制备的关键技术和设备、液晶纺丝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冻胶纺丝关键技术和设备、高黏度纺丝流体脱泡关键技术和设备、以及低成本碳纤维制备技术的研发。
差别化与功能化纤维领域注重聚酯纤维的高仿真技术、聚酰胺纤维高质量切片原料技术及其配套技术等的研发,推动纤维和纺织品一条龙的应用开发,拓展下游应用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
注重开展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功能性防护材料中功能膜与纺织面料的复合技术,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以及开展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宏量化制造,实现其多样化应用。
新型生物基纤维领域注重生物基纤维及生化原料的发展,充分利用农产品、农作物废弃物和竹、速生林等资源,实现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基纤维及综合开发利用的产业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