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北京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专委会于2015年12月27日在清华大学工物馆召开十年庆祝暨学术交流年会。专委会委员人数从2015年第一次会议的11位扩大到27位,新增唐涛、郝向阳两位新委员,委员中有12位临床医生,11位院校老师,4位公司代表,会议充分体现了医学、材料、产业化相结合的特点。

主仼委员清华大学胡平教授回顾了专委会成立十年以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各委员在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并提出2016年要继续加强科研及产业化合作等计划。会议期间进行了学术交流,多位专委会委员进行学术报告,并与会人员相互探讨学术问题,促进材料与医学学科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首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冯增国介绍了两位新委员清华大学校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唐涛、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郝向阳的加入。本次年会的主题报告来自于清华大学郭宝华教授,他重点向大家介绍了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1)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2)高分子材料在能源领域应用,其中包括锂离子电池隔膜、超级电容器的隔膜、相变材料包覆微胶囊等;3)生物组织工程材料的制备与应用。他提出目前除医学领域之外其他制造业的工厂限制成本,造成许多工厂已经开始转移到东南亚甚至美国,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虽然

中国工业发展迅速,但目前国内还没有能够应用于医疗的医用级高分子材料,对这一点他表示担忧。北京阿迈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青的报告题目是3D 精密打印在腔内血管治疗领域的应用,其中包括完全可吸收血管支架,完全可降解覆膜支架,血管组织工程支架。他指出传统 3D 打印逐层打印,不但费时、光洁度不好,且材料选择有限。而他们新研发的 3D 打印可吸收血管支架,具有快速成型,材料利用率高,支架力学性能好等优点。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主任黄一飞,委员会王春仁主任的博士生王安琪,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彭江,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医生崔永,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杨冬芝分别在会上发言。本次年会上专家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医学界和材料界的专家如何更好的合作发展,特别是生物 3D 打印技术更是大会报告讨论的热点,午餐中各位委员对大会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 会后郭宝华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专家们合影留念。专委会委员北京大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次会以及北京永康乐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艳共同赞助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