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静电纺丝领域获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统计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资助金额/万 |
双层仿骨膜材料的构建及其诱导骨组织修复的研究 |
周涓 |
同济大学 |
20 |
静电纺丝膜为模板制备金属网格透明电极及其性能研究 |
钟卫 |
南昌航空大学 |
40 |
高强度蓬松三维纳米纤维吸附材料的静电纺成型调控机制及其去除抗生素的机理研究 |
郑煜铭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62 |
仿牙周组织结构的多相支架构建及其诱导牙周再生的机制研究 |
张曦木 |
四川大学 |
20 |
基于肖特基效应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协同增强TiO2/MxOy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产氢的研究 |
张鹏 |
郑州大学 |
21 |
控释双组份奥硝唑/bFGF的引导组织再生膜的构建研究 |
张华林 |
宁夏医科大学 |
37 |
基于纳米电气石颗粒微结构调控的静电纺丝聚氨酯人工血管制备及其内壁钙化机制研究 |
张红 |
河北工业大学 |
22 |
模板法制备电纺聚吡咙纳米纤维 |
张和安 |
南昌大学 |
24 |
锂电池隔膜用耐高温网状互粘纳米纤维的可控制备及其锂离子输运机制研究 |
翟云云 |
嘉兴学院 |
21 |
驻极纳米纤维的可控制备及其特异化过滤机理研究 |
印霞 |
东华大学 |
20 |
定向双层功能型支架对血管组织长期修复的研究 |
尹岸林 |
四川大学 |
20 |
纳米生物玻璃修饰的图案化电纺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创面修复的研究 |
徐合 |
上海师范大学 |
18 |
多尺度纤维状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及其微-纳协同效应研究 |
熊光耀 |
华东交通大学 |
39 |
法向梯度浸润性多孔膜的构筑及液体单向驱动研究 |
吴晶 |
北京服装学院 |
21 |
无机纳米粒子携载稀土离子结构及高分子发光纤维研究 |
王彦欣 |
青岛大学 |
20 |
CO2捕集用通体纳米多孔纤维的可控制备及其吸附机理研究 |
王先锋 |
东华大学 |
22 |
螺吡喃构筑单元修饰的一维皮芯结构纳米纤维的设计、制备及对湿度的光响应性研究 |
王帅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20 |
静电纺丝制备的空心笼Fe3O4纳米粒子形成机制与性能 |
王力群 |
西安交通大学 |
21 |
静电纺复合膜的自组装原位接枝改性制备及其在纳滤性能研究 |
王娇娜 |
北京服装学院 |
20 |
纳米粒同轴电纺法构建多重免疫抑制剂和生长因子修复牙周炎牙槽骨缺损的基础研究 |
苏俭生 |
同济大学 |
57 |
载18味党参丸/PLGA静电纺丝纤维膜用于皮肤组织工程 |
罗超 |
西藏大学 |
20 |
一种新型介孔miRNA21控释纳米微球/肝素复合修饰小口径聚氨酯人工血管的实验研究 |
陆树洋 |
复旦大学 |
18 |
全钒液流电池用高性能微纳分级孔CNF电极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
刘涛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21 |
静电纺定向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定向调控及其碳化过程机理 |
刘呈坤 |
西安工程大学 |
20 |
聚己内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静电纺丝纤维支架降解对巨噬细胞行为和组织再生的影响 |
江涛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 |
60 |
具有天然的细胞识别活性的果胶电纺纳米纤维 |
胡俊丽 |
东北师范大学 |
23 |
通过低聚物偶联组装大规模制备高性能电纺聚苯纳米纤维 |
侯豪情 |
江西师范大学 |
75 |
集于一体的柔性电化学电容器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
韩高义 |
山西大学 |
65 |
电纺双相前驱体制备纳米莫来石纤维及其微结构和机械性能研究 |
郭安然 |
天津大学 |
20 |
各向异性导电磁化光功能化一维Janus纳米结构及其阵列的设计、构筑与性质研究 |
董相廷 |
长春理工大学 |
63 |
多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强化与机制 |
朱光灿 |
东南大学 |
62 |
基于电纺纳米纤维基膜的IPMC高效俘能机制与调控 |
赵扬 |
厦门大学 |
21 |
零界面双相纳米纤维支架原位重建肩袖腱-骨止点结构 |
赵松 |
东南大学 |
18 |
P(VDF-TrFE)/BaTiO3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成骨性能调控研究 |
张学慧 |
北京大学 |
20 |
荧光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新方法及其可视化检测、分离重金属离子的一体化研究 |
张向阳 |
湖南文理学院 |
20 |
多孔钛孔壁纳米纤维化结构设计及其皮下软组织整合机制与抗菌性能 |
张兰 |
西安交通大学 |
62 |
复合纳米纤维基摩擦发电机 |
于爱芳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20 |
取向纳米纤维神经套管预防创伤性痛性神经瘤形成的机制研究 |
闫合德 |
温州医科大学 |
57 |
基于可修饰胶原纤维模板合成一维介孔TiO2基催化剂及构效关系研究 |
肖高 |
福州大学 |
21 |
纳米纤维传热传质特性的细观机理研究 |
肖波齐 |
三明学院 |
64 |
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 |
伍晖 |
清华大学 |
130 |
木质纳米纤维多维网络体系构筑及其绿色高效储能应用基础研究 |
吴义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266 |
SnO2/KNN纳米纤维的力电耦合效应与主动式氢敏机理研究 |
王钊 |
湖北大学 |
24 |
多孔纳米纤维微球联合BMP-2/SDF-1双控释系统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再发育 |
王玮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21 |
纳米纤维支撑纳米二元金属的构建及饮用水催化脱硝应用研究 |
王威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4 |
多功能多肽纳米纤维生物模拟合成石墨烯/金属纳米线复合材料及电化学行为研究 |
王丽 |
吉林师范大学 |
21 |
纳米纤维素-树脂酸多臂星形共聚物可控制备、结构调控机理与性能研究 |
王基夫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66 |
BMP/EGF修饰同轴电纺聚已内酯/胶原纳米纤维组织工程气管支架的生物学性能与应用研究 |
汪健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64 |
石墨烯/芴-三苯胺共聚物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的光电性能 |
孙治尧 |
黑龙江大学 |
21 |
新型两亲嵌段共聚物纳米纤维膜材对环境雌激素的吸附及机理研究 |
孙姣霞 |
重庆交通大学 |
20 |
基于蛋白质拟肽纳米纤维的三维纳米结构的构建及生物应用研究 |
苏志强 |
北京化工大学 |
63 |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纤维的可控组装及全固态柔性超级电容器的构建 |
邵姣婧 |
贵州大学 |
40 |
g-C3N4/TiO2/贵金属三元异质结纳米纤维材料的构筑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邵长路 |
东北师范大学 |
64 |
木质纳米纤维手性向列的诱导与固定及其响应机理研究 |
卿彦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20 |
3D纳米纤维支架作为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捕获/鉴定装置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米雪 |
南开大学 |
18 |
基于螺旋电纺的规整性碳纳米纤维负载金属氧化物微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木质素制备酚类的选择性催化 |
卢伟鹏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21 |
尖端辅助电极在静电纺多射流形成与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
刘雍 |
天津工业大学 |
63 |
力学强韧的石墨烯基气凝胶各向异性结构的构筑及特性研究 |
刘琼珍 |
武汉纺织大学 |
20 |
含富血小板血浆的纳米纤维支架的构建和对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
刘骥 |
上海交通大学 |
18 |
TiO2基稀土复合纳米纤维异质结材料构筑及污染物降解研究 |
李跃军 |
白城师范学院 |
67 |
纳米纤维比率荧光探针可视化检测水胺硫磷的研究 |
李晓强 |
江南大学 |
19 |
木质晶态纳米纤维素手性向列自组装湿敏薄膜的光响应特性与调控机制 |
李伟 |
东北林业大学 |
22 |
具有优异热稳定性的锂离子电池超亲电解液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李步成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20 |
中空碳纳米纤维基三维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
巨安奇 |
江南大学 |
20 |
生物压膜上皮种植技术促进带蒂大网膜包裹脱上皮细胞同种异体气管移植再上皮化的实验研究 |
姜格宁 |
同济大学 |
60 |
以皮胶原纤维为模板制备碳/过渡金属氧化物核壳型纳米纤维束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黄鑫 |
四川大学 |
21 |
高导电率氧化钨纳米纤维载铂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
胡仙超 |
浙江工业大学 |
21 |
基于熔喷气流场的纳米纤维型机理研究 |
韩万里 |
嘉兴学院 |
17 |
具有导电纳米纤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行为研究 |
高杰峰 |
扬州大学 |
23 |
手性纳米纤维调控细胞三维粘附的研究 |
冯传良 |
上海交通大学 |
65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a掺杂SrTiO3纳米纤维基复合阳极的研制及其性能影响机制的研究 |
樊丽权 |
齐齐哈尔大学 |
20 |
基于导电气凝胶信号放大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ALVs检测的研究 |
董静 |
山东农业大学 |
21 |
构筑集油水分离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为一体的双功能型聚合物/贵金属纳米纤维及其应用 |
程丝 |
苏州大学 |
63 |
过渡金属离子电化学掺杂改性聚苯胺纳米纤维机理及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
陈泳 |
兰州理工大学 |
20 |
分阶段调控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在肌腱损伤治疗的应用和机理研究 |
陈维善 |
浙江大学 |
57 |
基于细胞纤维素的共参杂碳纳米纤维的宏量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陈立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1 |
碳化硅纳米纤维改性C/C复合材料微观织构优化及摩擦磨损行为与机理研究 |
陈洁 |
中南大学 |
20 |
纳米网状结构PTFE/PP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孔发泡结构与性能研究 |
陈斌艺 |
华南理工大学 |
20 |
基于纤维素纳米晶须和聚丙烯腈电纺纤维的纳米多孔网络结构的构筑与应用 |
曹新旺 |
武汉纺织大学 |
20 |
驻极体纳米纤维非稳态过滤性能的介观尺度研究 |
蔡容容 |
华南理工大学 |
21 |
微电子封装中聚噻吩纳米纤维作为热界面材料的机热电特性研究 |
毕可东 |
东南大学 |
65 |
注:项目负责人以及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统计者分析:
- 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165598项,经初步审查受理162433项,决定资助合计37207项,其中涉及静电纺丝及纳米纤维领域的项目共计81个,与去年相比,受资助项目数比2014年增加1个。
- 2015年涉及静电纺丝及纳米纤维领域的受资助总额达3022万,受资助金额相比2014年略有下降。
- 从今年的研究项目标题来看,2015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项目数最多的领域仍为生物医学,共有项目26个,比去年增加4个,占总数的32.09%,能源和光催化领域次之,相较往年来看,传感器、过滤及个体防护领域涉及相对较少。
- 据统计,在81个项目中涉及共计64个高校以及研究单位。在国内多所研究院校以及研究单位中,获得批准项目的高校有很大变化,其中嘉兴学院,湖南文理学院,三明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等高校都是在电纺领域第一次获得自然基金的支持。而清华大学、东华大学和吉林大学等985、211的高校不再几头独大,在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四川大学、东南大学和同济大学收获3项,东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第四军医大学等10所高校均收获2项。
2015年自然科学基金在静电纺丝领域的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