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静电纺丝相关领域获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统计
依托单位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资助金额(万元) |
洛阳师范学院 |
赵健果 |
界面调控下非磁性复合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室温铁磁性的研究 |
25 |
大连民族学院 |
张振翼 |
基于SPR效应的贵金属/电纺二氧化硅纳米管/层状SnS2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25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张明义 |
可见-近红外光响应的金属酞菁/Bi2MoO6纳米管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25 |
苏州大学 |
张锋 |
蚕丝分级纳米原纤的可控溶解及其静电纺丝研究 |
2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张传玲 |
静电纺丝法辅助组装一维纳米结构单元及组装体的光电性能研究 |
25 |
东华大学 |
俞建勇 |
纳米纤维防水透湿膜的可控制备及其特异化输运机理研究 |
83 |
东华大学 |
俞昊 |
基于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摩擦型纳米发电机的研究 |
83 |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由天艳 |
自支撑非贵金属/氧化物负载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 |
8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姚永涛 |
具有叠带结构以及形状记忆效应的微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研究 |
2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杨治华 |
电纺SiBCN纤维的分子结构设计、先驱体合成及其高温损伤机理研究 |
83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三医院 |
吴雅岚 |
新型重组膜联蛋白1结合P3/4HB-PCL人造血管的设计与体外血管再生机理的研究 |
23 |
大连理工大学 |
吴雪梅 |
沿离子传导方向具有直通有序离子传导通道的电纺氢氧离子交换膜 |
81 |
天津工业大学 |
吴宁 |
“龟裂”TiO2纳米纤维片的可控制备及其增强增韧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作用机制 |
25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 |
王晓方 |
功能化介孔分子筛纤维的静电纺制备及其铀吸附行为与机制 |
24 |
南开大学 |
王恺 |
生物活性人工血管体内降解及血管再生调控 |
23 |
吉林大学 |
王策 |
复合纳米纤维膜基低品位多能源换能器设计的基本科学问题研究 |
92 |
山东大学 |
王爱军 |
针对内皮祖细胞表面整合素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功能多肽的筛选及其提高小口径人工血管内皮化功能的研究 |
90 |
上海交通大学 |
宛新建 |
一种新型的溶石药物控释金属支架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实验研究 |
73 |
南京大学 |
孙卫斌 |
三维直写仿生纤维支架双向诱导牙周组织重构的研究 |
80 |
齐鲁工业大学 |
孙海燕 |
贵金属-氧化铁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 |
23 |
厦门大学 |
孙道行 |
面向电纺直写的流体包轴输运行为与调控研究 |
85 |
江苏大学 |
沈湘黔 |
同轴电缆型复合纳米纤维电极的电纺丝制备及超快充放电特性研究 |
83 |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那海宁 |
富含衣康酸单元的聚氨酯超细纤维固载离子介质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转化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
25 |
东华大学 |
莫秀梅 |
双层仿生抗凝血血管支架及体内血管再生的研究 |
80 |
福建师范大学 |
罗永晋 |
静电纺丝原位合成高比表面钙钛矿基复合材料及其VOCs催化燃烧性能研究 |
26 |
吉林大学 |
卢晓峰 |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管)负载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界面调控及催化性质研究 |
85 |
苏州大学 |
刘洁群 |
LiVPO4F/LiV2(PO4)3-CNFs复合纳米材料高效电子/离子传输网络的构建及储锂性能 |
25 |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赖勤志 |
锌溴单液流电池正极“固溴”材料构筑及构效关系研究 |
25 |
东华大学 |
黄晨 |
表面具有取向沟槽结构的超细纤维制备及其对细胞生长作用的研究 |
25 |
电子科技大学 |
何泓材 |
热电/光电芯-壳结构一维纳米光阳极及其电荷输运机制研究 |
83 |
东北林业大学 |
韩广萍 |
功能性纳米复合纤维的静电纺丝制备及调控机理 |
81 |
江西师范大学 |
郭乔辉 |
25 |
|
上海交通大学 |
顾岩 |
基于PCL和骨骼肌脱细胞基质构建三维打印静电纺丝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腹壁缺损 |
73 |
西北工业大学 |
顾军渭 |
“静电纺丝-固态热拉伸”法制备高导热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及机理研究 |
25 |
浙江理工大学 |
杜平凡 |
基于介孔氧化物纳米纤维的新型高校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 |
25 |
桂林理工大学 |
杜甫佑 |
新型适配体功能化电纺丝增强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
50 |
上海交通大学 |
周祖彬 |
EM-PCLCol/EM-PVA纳米纤维管强化磷酸钙治疗骨髓炎的研究 |
72 |
宝鸡文理学院 |
周建宏 |
钛种植体抗感染医用涂层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
23 |
四川大学 |
周翠松 |
用表界面化学控制发光纳米纤维膜的分子识别和传感 |
88 |
四川大学 |
钟淦基 |
全降解型原位纳米纤维化增强聚酯共混物结构调控与性能研究 |
85 |
上海交通大学 |
郑蕊 |
纳米电纺膜对软骨再生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23 |
湘潭大学 |
张勇 |
半包覆线缆结构YSZ基纳米纤维的界面特性及气敏性能 |
25 |
上海理工大学 |
余灯广 |
三级同轴电纺制备零级药物缓控释给药系统研究 |
7.5 |
山东省科学院 |
伊希斌 |
自生长锆氧纳米纤维增强SiC气凝胶的可控制备及隔热性能研究 |
25 |
浙江理工大学 |
杨叶锋 |
新型自支撑的过渡元素掺杂ZnO纳米晶/碳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可控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25 |
东南大学 |
许茜 |
基于功能化纳米纤维的优越固相萃取介质两元结构吸附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
85 |
清华大学 |
徐志平 |
流体环境下微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质与动力学行为 |
92 |
天津工业大学 |
徐先林 |
溶液喷射纺复合凝胶纳米纤维亲和膜及其蛋白质吸附行为研究 |
78 |
武汉纺织大学 |
肖仕丽 |
聚电解质纳米纤维可控负载零价铁/二氧化钛复合纳米颗粒消除典型水污染物的研究 |
25 |
南京林业大学 |
吴淑芳 |
基于植物纳米纤维作为底物的内切纤维素酶持续作用机制的研究 |
8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王兆杰 |
多级耦合结构半导体纳米纤维的可控制备及器件基础 |
25 |
清华大学 |
王晓红 |
心肌细胞机械特性及其基于压电材料的发电特性研究 |
80 |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
王建锋 |
仿贝壳构建强韧一体化层状多尺度复合材料 |
25 |
河北工业大学 |
王菲 |
海泡石纳米纤维的微结构调控及表面阳离子迁移转化行为研究 |
25 |
武汉纺织大学 |
王栋 |
纳米纤维基柔性电子皮肤的构筑和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78 |
吉林大学 |
王策 |
静电纺鱼胶原纳米纤维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研制、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探讨 |
92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任以伟 |
氧化石墨烯增强芳纶纳米纤维耐温耐腐蚀机理与空气过滤性能研究 |
83 |
河北工程大学 |
母静波 |
新型窄带隙钒酸盐/电纺碳纳米纤维导质结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25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30 |
毛海央 |
纳米纤维森林结构制备方法及其红外吸收特性研究 |
30 |
华东理工大学 |
马晓华 |
PFSA多孔催化纳米纤维功能膜的可控制备及强化酯化反应过程 |
25 |
济南大学 |
马谦 |
多形态Au、Ag纳米颗粒自组装体修饰磁负载TiO2纳米纤维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25 |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
马宁 |
炭基催化臭氧氧化纳米纤维分离膜对再生水的消毒净化研究 |
24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吕卫帮 |
取向碳纳米管纤维力学增强及微结构/力学性能关系研究 |
86 |
东华大学 |
刘建允 |
静电纺功能化碳纳米纤维及不对称电容器淡化苦咸水研究 |
8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刘大刚 |
CNC液晶纺丝过程之手性结构颜色保留机制 |
80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廖桂英 |
电纺聚合物纳米纤维的复合功能化及其去除EOCs机理 |
87 |
大连理工大学 |
李晓娜 |
电增强碳纳米纤维吸附饮用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影响机制研究 |
25 |
南京医科大学 |
李晓林 |
基于"Carrier-free"概念构建的高载药量的主动靶向双药纳米纤维递药体系的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 |
74 |
武汉纺织大学 |
李沐芳 |
纳米纤维表面蛋白质多维纳米结构的构筑及形成机理研究 |
25 |
华中科技大学 |
李和平 |
Cu/TiN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性能 |
25 |
周口师范学院 |
靳林 |
三维导电纳米纤维接触引导与电刺激协同作用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
2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黄啸谷 |
轻质有序铁氧体/合金复合纳米纤维的电磁优化及吸波机理研究 |
25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黄荣 |
LBL改性PCL-Cellulose纳米支架激活Kc细胞的Integrin-FA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
23 |
南京工业大学 |
高振 |
纳米纤维共固定化漆酶-介体-磁性纳米金粒子的协同效应与机制 |
28 |
华南理工大学 |
付晓玲 |
新型介孔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基复合创面修复材料的构建及作用机制研究 |
25 |
北京化工大学 |
段顺 |
新型多羟基超支化非病毒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材料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
25 |
南昌大学 |
段平国 |
纳米修饰可降解双层支架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研究 |
23 |
武汉大学 |
邓红兵 |
负载芽孢杆菌-粘土矿的夹心状多孔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增强吸附重金属性能 |
83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代云容 |
碳纳米管修饰载漆酶纳米纤维膜对水中卤代酚类污染物的净化机理研究 |
26 |
四川大学 |
陈思翀 |
利用共聚物在纺丝液中的自组装调控纳米纤维的微纳米有序结构 |
87 |
浙江大学 |
陈景欢 |
纳米纤维催化滤料协同氧化烟气中零价汞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机理研究 |
25 |
统计者分析:
- 以“纳米纤维”和“电纺丝”为关键词检索删去重复后,得到2014年静电纺丝领域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数为80个,受资助额达3913.5万,比2013年的63个项目,3099万元同比增长了近26%,可见,2014年不论在资助数量还是额度上都达到了新高。
- 从今年的研究项目标题来看,生物医用依然是受资助比例最大的研究领域,共有23个项目。其中,组织工程又占据了生物医药的绝大份额,与人造血管相关的有4个,骨组织工程相关的有3个,皮肤相关的有3个,支架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2个,其余的研究涉及药物缓释和抗感染涂层等。
-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机理研究相关的项目获批较多,共有10个项目,涉及众多研究领域,可见除了化学相关研究外,电纺丝的物理相关研究以及纳米纤维的制备机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已有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另外,催化与复合增强今年分别有10个获资助项目,过滤分离领域项目8个,能源领域项目6个,传感器领域项目4个,其他行业涉及的项目有7个。
